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民生民权
“兵支书早茶吧”创新社区服务新思路
时间:2025-10-27来源:人民法制 阅读:10

“兵支书早茶吧”创新社区服务新思路

杨德成 彭军

    日前,记者来到长沙市观沙岭街道施家港社区采访,走进社区一眼望去,四周一条条大小不异的小区道路平坦而又整洁,汽车电动车井然有序地停在专用停车场和车棚,一栋栋楼墙壁上文明创建、拥军爱民的宣传画映入眼帘,居民们进进出出脸上挂满了笑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急速扩张,人与人逐渐疏离,更具温情和活力的社区公共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诉求和需要,施家港社区主动适应社区治理的新变化、新特点,为有效破解辖区内小区治理难题,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培育社区自组织带头人、激发和转化社区自组织、提升居民公共素养、关注社区公共利益、协商寻求社区共识。施家港社区巧借“早茶”这一茶道文化形式,创新开设“兵支书早茶吧”。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民主议事协商的“茶桌”移到小区里、楼栋下、广场中,边泡茶边讨论边解决难题。在“一茶一议”间,有效回应居民诉求,将各种资源链接在一起、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各类群体团结在一起,不断增强居民自治能力,推动了基层治理新思路观沙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胡培东站长向我们介绍着情况。

    据了解,施家港社区曾是观沙岭街道最为复杂的一个社区,这里集安置房、廉租房、商品房融为一体,基础设施差,房屋陈旧老化,社区居民有下岗工人、农民干部、外来租户等达3000多人。由于小区人员关系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许多遗留问题破解难,小区规范管理难、自治力量组织难。针对这种现象,作为退役军人的社区书记谌枝柳在街道党工委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大力支持下,巧借长沙人民喜爱喝茶的茶道文化,利用社区办公场地大胆开办“兵支书早茶吧”,免费请社区居民喝早茶,24小时开放,并安排社区退役军人干部每天专人分管负责。在泡泡茶、话家常中,倾听居民诉求,变上访为下访,把每天居民反应社区的各类问题和诉求上交给社区党委,每周一书记亲自坐镇陪社区居民喝茶、闹家常。对于一般问题社区能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提交“兵支书早茶吧”民主协商。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党委“兵支书早茶吧”工作会议,就本月“兵支书早茶吧”议定事项进行跟踪督促,责任落实到人,认真总结经验,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妥善解决,并定期在小区里公示办理情况和序时进度,接受群众监督评议,为居民搭建好“居民的话有处说,说出的话有回应”。使居民诉求或纠纷得到及时解决,对于重大疑难问题和事项当场不能答复的,由社区上报相关部门协调落实,最大限度地破解“议而不决”难题。

    施家港社区最大的问题是车辆乱停乱摆和小区环境卫生问题严重,严重影响居民每天出行及小区环境卫生。兵支书早茶吧接到多位居民反应后,社区党委非常重视,大刀阔斧甩出三板斧:一是以“党建+”模式,抓楼栋微服务引导居民自筹资金,对金麓小区内10个楼栋单元进行了美丽楼道建设,硬化小区路面1000余平米,打造了双拥家园楼栋,让楼栋品质得到提升。二是通过多方协调,引进第三方,对金麓小区内进行智慧停车管理,修建电动车充电桩停车棚,彻底解决了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三是抓志愿者服务队伍传播雷锋精神,以网格管理为基本单元,组织退役军人等为主要成员示范带动,通过“红润聚力•家友好邻”传播雷锋精神,从“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六个方面,组织退役军人投身爱心助考、联系走访、解决纠纷、宣传移风易俗、环境保护、创卫、小区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兵支书“桥头堡”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彰显退役军人的风采和担当。

 

    据统计,兵支书茶吧成立三年来,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出勤人数达1500余人、登记建档退役军人169人、慰问困难退役军人46人,修建电动车棚10处、硬化小区路面1000余平米。如今路通了,小区环境美化了,群众的心也暖了。

     一审:秦安林   二审:刘一祯   终审:肇  源


主办:人民法制网   指导:中廉法律研究湖南研究中心、湖南省廉政法制研究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通用网址:http://www.rm-fz.com/人民法制.中国   湘ICP备18020593号-2